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中东国家积极投资中国炼油业
  • 点击数:991     发布时间:2006-08-22 10:20:33
  • 分享到:
关键词: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出通知,同意广东省、中石化与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KPC)联合开展广东合资炼油项目的前期工作,由中石化与KPC合资建设年产量达1200万吨的炼油项目,项目厂址设在广州南沙区。

    近期关于中东国家投资中国炼油项目的消息不断:先是沙特石油巨头沙特阿美公司近期将与中国石化合作在福建和青岛建造两个炼油厂项目;接着,中东地区最大的石化企业之一沙特基础工业公司证实,其将与有关中国公司在大连地区投资52亿美元兴建一家炼油一体化基地;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也正在就收购天津炼油项目进行新一轮谈判,估计涉资将达11.7亿美元。

    在我国炼油工业2005年净亏损近300亿元的背景之下,中东石油巨头们为何对投资中国炼油项目有如此高涨的热情?

    众所周知,造成中国炼油业目前亏损的原因,主要在于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和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倒挂。随着我国成品油价格改革的日益深化,国内外成品油价格的对接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炼油业亏损的直接压力将因为原油和成品油价格体系的关系理顺而逐步消失。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仅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就已达到16816万吨,同比增加了757万吨,增长率为4.7%。且继成品油零售市场开放以后,今年12月我国的成品油批发市场也将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协议而正式放开。可见,中东石油巨头积极投资中国炼油业,实际也是为自身介入中国的石油石化终端市场找到的一个切入点。

    近年来,沙特、科威特等中东石油大国,对中国能源中下游产业的兴趣也不断提高。2005年12月,科威特石油大臣就曾表示,除了广东的合资炼油厂项目,科威特还在中国寻求参与第二个类似项目的机会。

    “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化解风险的金科玉律,由于石油相关产业的抗风险性弱,非常容易受到天灾和国际环境的影响,相对于石油生产而言,炼油业的抗风险性要更弱、更不易在短期内恢复,所以在境外投资建造储油基地和炼油厂已经成为海湾石油大国一种常见的预防和化解风险战略,这对于缓解因各种突发事件而可能导致的供应不足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然,对于外国资本投资我国炼油业以中东国家居多的现象,也是有政策因素和背景的。因为根据国家发改委《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我国炼油工业将实行准入制度,其中关于中外合资炼油项目的规定是:“外方要么拥有先进技术,要么有原料供应能力。”

信息来源:中国工业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