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能源报
各地政府成核电产业园区推手
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沿海样本效应凸显,做大做强需政府搭台
眼下,以核电装备制造为主打的产业园区正加速落户我国各地。四川省天府新区眉山区域仁寿视高经济开发区近日就签下了一笔70亿的核电项目大单。据悉,该项目以核电新能源机械制造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电气设备生产为主,项目占地3000亩,建设工期3年,建成投产后,可解决企业用工4.2万人,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年税收10亿元以上,项目将于今年5月开工建设。
信息显示,上述签约项目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也是眉山建区设市以来最大的工业项目和天府新区眉山区域的重大产业化龙头项目。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带动仁寿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仁寿北部片区经济增长极发展壮大。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像四川省这样招商引资发展核电项目,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省份很多,原因不仅仅因为核电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在于地方对核电发展以及国内核电市场保持着良好的预期,发展核电关联产业正成为这些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之一。
地方样本浮出水面
得益于区域优先发展核电,国内相关的装备制造基地和园区近年来首先在一些沿海省市陆续扎根,如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及山东等。依托了三大核电基地的优势,上述地区近年来吸引了大批制造企业,核电产业集群效应正逐步凸显,这也成为其他地区(如中西部省份)借鉴的样本。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宁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建立和正在建立的核电产业园区规模相对较大,投资总额较高,核电产业园区集群程度较为集中。
据了解,作为浙江省近几年打造的一块金字招牌,海盐核电城是我国目前最具吸引力的核电关联产业基地之一。目前,该核电城不仅拥有由秦山一期、秦山二期、秦山三期核电站及在建方家山核电项目形成的核电生产基地,更有运行服务、核电生活及核电研发和设备生产基地。
除了浙江,广东省近几年也在核电产业园区建设上下足了功夫。目前三大核电装备产业基地——南沙重型装备基地、台山的辅助设备和一些关键设备基地及深圳的研发基地已初具规模。而且,大亚湾核电基地所在的深圳市龙岗区也在培育核电技术产业园,旨在于吸引全球关联和配套企业进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年产值超千亿元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而核电装备制造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上海,又将目光瞄准了核电服务业。业内人士曾经指出,对技术含量和科技创新水平要求更高的核电服务产业如果发展得好,对上海GDP的贡献度可能不低于其核电装备制造业。分析人士预测,未来上海的目标将是构筑起以核电设备制造为主体,兼有核电研发、设计、工程总承包、制造、服务、出口的完整产业链体系,成为国家重要的核电产业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