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2日电 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全面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明确把现代农业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位。2004年到2007年,连续四个中央一号文件,以不同主题推动着中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谐发展新阶段到来。
坚持“多予少取” 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和农业技术进步缓慢是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瓶颈,中央财政这几年差不多每年在整个农业的投入方面都增加三四百亿元。
2007年的一号文件明确要求:今年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继续高于去年;中央财政对于农业支持增加的资金要继续高于去年;用在农业生产生活方面的直接投入要继续高于去年。财政部表示,对于农业的投入,今年中央财政增长的数量一定会超过去年422亿元的水平。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较大,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260元,在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率创1997年以来同期增幅最高。
7月25日,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户农村住户的最新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农民收入继续增长,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11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出售农产品收入和生产经营收入。
“希望让人们从中国的发展中看到未来的希望”
2005年9月,《谁来养活中国》的作者布朗在北京说:“我的新书的名字是《向中国学习》,我非常赞赏中国过去的发展成就,希望让人们从中国的发展中看到未来的希望。”
中国人能够养活中国人。
据农业部预计,今年全国夏粮产量2321.7亿斤,比去年增加43.9亿斤,实现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四年增产。夏粮和小麦亩产再创历史最好水平。目前早稻收获已近尾声,产量有望与去年持平或略增。
自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以来,2004年粮食生产恢复的势头得到保持。今年中央继续巩固、完善、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有力地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落实城乡统筹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要求,到今年6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都已经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2068万人。
基于这一工作基础,在去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一项重大决策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低保制度。
2005年8月,国务院决定加快合作医疗推进步伐。中央要求到2008年,农村合作医疗要覆盖全国80%的县市,中央财政对参保农民的补助由10元提高到20元。2007年初,实现上述目标的时限更是被提前到今年年底。
此外,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从2006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在税费改革之后进一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包括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制度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以及扶贫事业、农民工权益保障等。
从国际经验来看,要实现一个国家的快速发展,单有庞大的金融和能源企业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大批优秀的工业制造企业作为支撑。但我国强势的资源垄断力量导致了工业基础的虚弱。
新华网大连9月8日电(记者刘铮、刘劼、蔡拥军)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这其中蕴涵哪些发展机会?将给中国未来带来什么?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8日举行专题会议,中外企业家和学者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由中国国际名牌协会、国际休闲产业协会、中国休闲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榜样中国杂志和永嘉创意公关顾问机构等单位共同举办的2007中国休闲经济发展论坛于2007年9月8日-9日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论坛旨在推动中国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梳理中国休闲旅游发展脉络,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论坛期间组委会发布了:首届中国休闲产业十佳系列品牌榜单,本次活动榜单的公布,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中国消费者的休闲需求,促进中国休闲产业的发展。国家有关领导同志和有关部委负责人、20多位驻华大使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休闲产业界代表200多人出席会议。
在今天(7日)举行的中国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天津市市长戴相龙、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与中外知名企业家就中国经济环境、发展未来等话题展开热烈对话,对中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