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7日下午中国自动化学会在北京自动化大厦第二会议室召开“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研讨会”,学会理事长戴汝为院士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1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主题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的撰写任务及安排。
会议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代理秘书长王春恒研究员主持。他首先代表学会向在百忙中前来参加研讨会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并恳请各位专家对《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的撰写纲要充分发表意见。
会上,戴汝为院士就自动化学科发展研究的项目申请及重要意义作重要讲话。戴院士指出:深入开展学科专题研究是一项学术性很强的重要活动,是科技学会学术交流的基本职责之一。戴院士要求全体科研人员要以严谨的态度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为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戴汝为院士在会上宣布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专家组”首席科学家及专家组成员。
专家组组长:戴汝为;副组长:李衍达;专家组成员:宋健、吴启迪、孙优贤、吴宏鑫、郑大钟、郑南宁、郭雷、柴天佑、黄琳。
首席科学家:王飞跃。
会议认真听取了首席科学家、中科院自动化所副所长王飞跃研究员关于“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立项报告。王飞跃研究员从“项目背景、科协的要求、自动化学会的实施方案”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就《学科发展报告》编写大纲的撰写程序、结构要求等进行了详细说明;重点强调《学科发展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分析现状:回顾、评价近年来自动化学科发展的主要成果;
——研究趋势:与国际比较,分析自动化学科发展的动态和趋势,提出我们的研究方向;
——展望前景:提出我国自动化学科发展的对策意见和建议。
王飞跃研究员在会上还对《学科发展报告》的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的撰写责任人进行了具体分工,对完成《学科发展报告》的项目撰写时间进行了总体规划。
与会专家们在会上针对《学科发展报告》的撰写要求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黄琳院士提出在撰写时不要求大求全,要通俗易懂,要顾及到广大读者;柴天佑院士强调要“从科学角度写控制,从技术角度写工程”,要指明科学上的难题,要体现出我国特色的自动化发展前景;国家基金委王成红处长提出在相关学科领域中邀请专家参与有关专题项目的撰写,并建议报告要站在整个学科领域的高度上来写,总结要全面,而不是只写自己所做的工作。
王飞跃研究员根据与会专家们讨论的意见,提出本次《学科发展报告》的撰写,应顾及我们的现状,动作不宜太大,可作为过渡,为下一次的学科发展研究打下基础。要紧紧围绕“分析现状、研究趋势、展望前景”三大内容,把我国自动化科学发展的规律和目标展现出来。
编制学科发展报告、进行学科发展进展研究,是中国科协为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发挥科技社团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促进原始创新能力和提升,逐步确立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在引导学科发展中应有的作用而进行的一项重要研究活动。这项活动从2006年就开始启动,我们现在开展这项工作,必将为促进自动化学科领域的发展和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中国自动化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