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中国研制成功“矫形外科”机器人
  • 点击数:2054     发布时间:2004-12-22 11:24:00
  • 分享到:
关键词: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积水潭医院共同完成的“矫形外科双平面导航技术与机器人系统”日前在积水潭医院通过了专家鉴定。

 

    据了解,此项成果是将先进机器人、计算机图像相关技术引进矫形外科手术,解决了经X射线图像导航、机器人辅助完成髓内钉远端孔锁定的技术难题。 目前,该系统已成功进行27例临床手术,手术一次成功率达100%,机器人手术时间为和X射线暴露时间较传统技术大幅降低。统计结果表明机器人技术远较传统手术方法安全可靠。

 

  长期以来,矫形外科手术对骨折病人采用人工牵引复位,穿入骨髓内置钢钉后,医务人员在X光透视下完成髓内钉远端锁定。这种手术方式复杂,一次锁钉成功机率较低,容易发生远端锁定失准失败,引发手术并发症等问题。同时,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在X光下暴露时间过长,因此是国际医疗界长期探索革新的医疗技术难点。

 

  “矫形外科双平面导航技术与机器人系统”被纳入中国“863”高科技研究计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所、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及北京积水潭医院有关专家共同承担了这一攻关项目。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培根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姜保国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名誉主任王澍寰教授等有关专家在积水潭医院现场观摩了本项目的一次手术过程,随后参加了本项目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这项技术的研制成功和推广将为中国矫形外科手术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创新。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