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T经理世界》杂志
这种有别于传统物流公司的经营方法,让长久赢得了一汽马自达、奇瑞等19个整车客户。2007年,它的营业额达到8亿元。长久这套具有竞争力的信息化平台的构建者就是孔祥宁。他除了负责后台建设外,还负责物流业务,他觉得企业几乎没有一项业务能离开信息化独自运转。
梁严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中心总经理
万达是国内商业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全国近30个城市有70多家分子公司,业务由商业地产领域扩张到百货、影院、物业等业务领域。梁严根据企业跨区域、跨行业发展的需求,用OA、财务、人力等管理系统构建了企业的基础管理平台,又在此基础上集成了不同的业务管理系统,形成国内第一套融入商业地产及相关产业所有业务流程的高度集成的管理系统。这套体系覆盖了万达的项目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物业等所有业务需求,使从合同签订、招标施工、付款审批、合同执行等整个业务流程都能在统一的平台上管理。
根据万达在业内率先提出的定单式商业地产概念,梁严以一体化的管理系统支持企业在同一座商业广场内,为不同客户量身打造他们最满意的店铺和服务。配合万达不断改进的企业文化,梁严不断用信息系统固化企业流程,使之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以配合企业不断进入新的领域、发展新业务。他搭建了全国最大的MSTP多业务平台广域专网,使企业高层可以随时监控到子公司的每一张图纸。IT帮助万达大幅降低了出差、开会及异地管理所带来的成本。
梁耀初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行政助理
中国制造要想获得全球竞争力,产品质量是回避不了的问题。要想控制好产品质量,企业必须能够实现从原材料到出厂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每个操作细节的跟踪与控制。对于大部分中国制造企业来说,这是一项挑战极大的管理要求。不过,对海格来说,这不再是难题,粱耀初借助条形码实现了这个管理要求。海格的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就被贴上条形码,之后条形码伴随产品的整个加工过程。海格的管理系统对整个过程的跟踪和控制,就是通过扫描每个操作关键点的条形码实现的。在海格,条形码不仅用来跟踪产品加工过程,也是管理控制员工的手段,每个员工的工号都以条形码的形式被扫描进系统。生产线上的员工每次操作前,首先扫描自己的工号,再扫零配件的条码,完成这道工序时,要再次对相关条形码信息进行扫描,以保证员工与零配件加工工序一一对应。因此,对最终成品来说,它用了哪个批次的材料、材料什么时候进厂、哪些供应商提供的;整个加工、调试、检验过程经手了哪些员工,每个员工操作用了多长时间;过程中出现什么样的质量问题、怎么修正等,都能被系统详细记录。这个信息透明的系统,不仅做到了过程实时控制,也对成品质量实现了过程追溯。
廖亚滨
国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首席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