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生态文明社会研究如何发展
  • 点击数:1083     发布时间:2008-04-20 17:05:41
  • 分享到:
关键词:


来源:绿色中国杂志



江泽慧

  从国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肩负的历史重任看。无论从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加大污染防治、控制污染排放、淘汰落后产能、严格环境准入,还是加强生态环境的立法、执法与普法,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政策,强化约束机制,其路径必须从源头抓起,从完善体制、机制、政策入手,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三管齐下”,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严格控制污染,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让全社会每一个成员牢固地树立生态意识、生态道德,承担生态义务、生态责任。

  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刻理解和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更好地指导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文明社会研究如何开展

  绿色中国:关于生态文明社会的研究应如何开展呢?

  江泽慧:我们应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科学发展为主线,深入开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研究。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自然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每一个方面都有深刻的内涵,它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牵动着发展全局和国计民生。随着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不断加快,我们必须明确战略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完善生态政策,落实环保措施,扎实付诸行动。

  深入系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要组织跨部门、跨学科、大协作的创新团队,从系统研究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理论与指标体系、功能布局、建设重点、建设路径、保障措施等几个层面入手,研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新思路、新领域、新格局、新任务,积极探索包括制度、体制、机制、政策在内的新路径、新举措。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正确理解和回答“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

  绿色中国: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有哪些重点领域?

  江泽慧:认真组织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专题研究,核心是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的问题。为此,必须深刻认识和处理好维护自然生态与人口资源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建设生态文明这三个关系;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阐述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系统开展10个重点领域的研究,即: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应成为促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题;

  第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与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第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气候变化与人类的活动和责任;

  第五,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第六,城市空气、水源、森林质量评价监控与饮用水安全;

  第七,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面源污染防治模式;

  第八,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与身心健康;

  第九,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与政策研究;

  第十,生态文化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古今中外生态伦理道德观,生态文化的发展观,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方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