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绿色中国杂志
江泽慧
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刻理解和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更好地指导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文明社会研究如何开展
绿色中国:关于生态文明社会的研究应如何开展呢?
江泽慧:我们应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科学发展为主线,深入开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研究。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自然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每一个方面都有深刻的内涵,它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牵动着发展全局和国计民生。随着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不断加快,我们必须明确战略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完善生态政策,落实环保措施,扎实付诸行动。
深入系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要组织跨部门、跨学科、大协作的创新团队,从系统研究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理论与指标体系、功能布局、建设重点、建设路径、保障措施等几个层面入手,研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新思路、新领域、新格局、新任务,积极探索包括制度、体制、机制、政策在内的新路径、新举措。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正确理解和回答“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
绿色中国: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有哪些重点领域?
江泽慧:认真组织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专题研究,核心是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的问题。为此,必须深刻认识和处理好维护自然生态与人口资源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建设生态文明这三个关系;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阐述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系统开展10个重点领域的研究,即: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应成为促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题;
第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与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第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气候变化与人类的活动和责任;
第五,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第六,城市空气、水源、森林质量评价监控与饮用水安全;
第七,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面源污染防治模式;
第八,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与身心健康;
第九,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与政策研究;
第十,生态文化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古今中外生态伦理道德观,生态文化的发展观,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