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进出口企业第六届年会”上,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08年,中国面临严峻的贸易形势,与他国贸易摩擦事件可能增多,而企业应当配合政府积极应对,主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利益。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抬头。而中国出口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可能引发其他国家发起针对中国的反补贴、反倾销和保障措施(两反一保)。
2007年,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了81起“两反一保”,涉案金额36亿美元,其中反倾销63起,反补贴8起,保障措施10起。截至3月底,今年已有8个国家对中国发起17起“双反”调查,其中反倾销14起,反补贴3起,涉案金额将近20亿美元。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的旨在保护知识产权的“337调查”已经有5起。
预计2008年欧盟和美国仍是与中国发生摩擦最多的地区。针对中国的反补贴调查将是今年的焦点。
2007年以前,仅有加拿大对中国进行反补贴调查,而去年一年,美国和加拿大就对中国发起了8次反补贴调查。今年澳大利亚和乌兹别克斯坦也已经加入这一行列。
从行业来看,钢铁、纺织、机械、造船等是反补贴的热点。
目前国内出口企业对反补贴方面的认识程度较低,一些企业认为反补贴仅是政府部门要处理的问题。
反补贴主要针对政府的出口政策,但也可能涉及汇率政策、国企改革、股权分立、外国投资、特区优惠政策、税收减免、电煤气定价等许多方面。当他国认定某个产业的某个环节存在补贴时,其采取的限制进口措施可能包含上下游的许多相关产品,这可能给“不相干”的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美国“337调查”也是如此,一旦认定,美国可能限制一系列采用同种技术的产品进口。
国内出口企业应学习、了解相关的国际贸易规则和进口国政策;面对摩擦要积极应诉,并且全行业团结一致,共同协商解决。
建议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完善财务会计制度;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加强行业自律,主动抵制超低价销售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以减少和分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