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药品招标制度 先天不足抑或后天失调
  • 点击数:791     发布时间:2008-05-08 11:18:31
  • 分享到:
关键词:


文章来源: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药品招标制度实行以来可谓喜忧参半。这一制度虽然在规范药品购销行为、降低药品价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在实践中暴露出诸多缺陷,甚至引发对这一制度基本价值的质疑。

  药品招标制度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招标政策不统一,二是价格成为中标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并非为了便利投标企业就必须统一招标政策,但现今以省级为单位、五花八门的招标政策是否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如果各地客观情况的差异不至于衍生出招标政策的差异,就有必要尽可能建立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招标政策,降低包括交易成本在内的社会成本。招标中以价格高低作为能否中标的决定性因素虽有直观的可比性和简易的可操作性,却存在明显的简单化倾向,更何况所谓的价格竞争不过是政府限价前提下的博弈,而非充分的竞争。

  这两个问题导致了比较严重的消极后果。招标政策不统一,各地自行其是,使相关企业无所适从。惟价格论的招标标准,可能使中标药品价格高于市场价,还可能导致以较低价格中标的药品有价无市,同时产生排斥优质企业的逆淘汰效应。因此,药品招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背离其初衷的迹象,有实力的企业在貌似公平的竞争中丧失参与投标和追求技术进步的积极性,而广大消费者又不能从中得到可靠、可持续的实惠。

  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其说是药品招标制度先天不足,不如说是对该制度在实践中的纠偏能力严重不足。在现有的药品招标制度框架中,政府部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当实践逐渐暴露出政府主导招标与政府对非招标环节(如采购)无法主导之间的尴尬时,重新考虑政府在招标制度中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关键。但目前尚未看到关键性变革,在此情形中,药品招标改革恐怕只能停留于枝节上的修修补补。 (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