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4月8日,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成功发射。同时启动的通信卫星工程、银河巨型计算机工程、军用汉字微机工程三项重大国防信息工程,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信息化建设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4月8日,首都各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纪念三项重大国防信息工程实施20周年座谈会,共同缅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航天事业与国防信息化建设的亲切关怀,并展望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加快国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李继耐等军委领导,国防科工委有关部门负责人,我国国防科技领域知名专家孙家栋、谢光选、戚发轫、张翔、王维理、杨千里等院士专家,以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人等各界人士200多人出席了座谈会。
东方红二号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技术从试验走向应用的重要标志,卫星通信技术从此进入千家万户,也为我国航天技术进入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年来,“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三号”等多颗通信卫星在我国无线广播、数据传输、“村村通”工程、远程教育与医疗、银行汇兑、电视电话会议、应急救灾、移动通信等方面凸显卫星应用“天地一体化”的优势。
银河巨型计算机工程和军用汉字微机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促进了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而且也推动了我国民用计算机的发展和国家信息化的进步。目前,我国已在成功研制银河一代、二代、三代等高性能计算机的基础上,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正在研制的这种超级计算机将广泛应用于气象、计算流体力学、生物医药、材料科学、量子化学计算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