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低孔、低渗、低产、低压的“四低”特点,这个经理部提出在南部黄土巨厚区实施非纵勘探科研攻关的技术思路。
非纵观测的理论基础是一种特殊的三维观测系统,形象地说,应是2.5维地震勘探。就是从二维的炮检点同线向三维勘探的炮检点同面进行过渡,但还是采用二维的勘探模式,这样不仅可取得三维勘探的效果,还可以减少大量的勘探投入。由于在国内外勘探领域尚没有成功的非纵生产案例,进行技术攻关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经理部技术人员只有从非纵勘探理论、巨厚黄土地震波传波特性研究入手,对观测系统设计、激发条件、采集方法进行数次论证、实践。经过整整两年的科研攻关,去年8月该项技术终于取得实质性进展。
运用非纵勘探取得的地震资料较好地压制了侧面干扰,地震资料信噪比、分辨率相比同类型纵测线均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浅层资料品质明显改善。鄂尔多斯盆地由此实现了从线到面的第三次突破性飞跃。
经历了三次地震勘探技术重大飞跃的鄂尔多斯盆地现已探明油田28个,气田9个,一座座大油田、大气田正在悄然出现,以这个“聚宝盆”为主要油气产能区的长庆油田油气当量每年也正以500万吨的速度递增。
鄂尔多斯盆地正成为中国石油重要的能源基地,物探人依旧是盆地里矢志不渝的探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