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底到7月,广州市的电力已经连续多次挂红色预警信号了,第三季度增加负荷85万千瓦,缺口依然明显,全市不得不一再实施错峰用电方案。专家认为―――
今年年初,广州曾经向市民郑重承诺用电不拉闸,但严峻的供电形势却始终不能令人安心,随着往年出现年度最高峰值的8月临近,这种担心将变得越来越具体。
错峰:就能平安度夏?
进入7月,广州创下今年日用电最高纪录―――全市最高用电负荷攀升至511万千瓦。广东省电网决定今年第三季度给广州增加85万千瓦用电指标,但第三季度广州市用电负荷缺口可能在50万千瓦左右,如遇机械故障缺口更大。
有关人士介绍,在这种情况下,“错峰用电”成为广州平安度夏的最基本保障。工业企业尽量在晚上等低峰时间组织生产,为民用电“让路”,在广州市履行“确保居民生活用电”承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从4月23日起开始,广州就实施新的错峰用电方案,全市4000余家企业用电轮休从每周1天增加到2天,违规企业将被贴上用电封条,进行强制限电,违规3次者将被中止供电。
即便是这样,还是险象环生:7月1日广州举办申亚晚会,当日广东全省电力保广州用电以支持广州申亚,但距离申亚晚会现场最近的赤岗变电站却冒起了黑烟―――一台大型变压器已经不堪负重!一旦事故发生大半个海珠区可能就是一片漆黑。紧急情况下,供电部门不得已拉了8条线路,包括1000多户居民在内的工厂、服务业受到波及。不少根本不在错峰之列的企业受到波及,损失当然是难以避免。就是错峰用电实行起来也并不容易。也有企业不认真执行错峰,导致出现供电部门多次“强制错峰”。
电网:可以预见的新“瓶颈”
然而,广州2220条10千伏的供电线路中工业专线只有156条,绝大多数工业企业接在综合线路上,拉闸限电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居民,导致供电企业可供调节的手段大打折扣。现在广州电网承受着极大的压力,“瓶颈”现象凸现。广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赵树华对记者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电网建设困难太多,前期工作受阻,现在电力部门有钱花不出去。
数据显示,近3年来广州电网投资计划完成率逐年下滑。2004年广州计划建设62项110千伏以上供电基建工程,但半年来只完成了17项,其中3项还是去年的计划。审批手续难、选址征地难、线路走廊难,极大地影响到了电网建设。而市中心区220千伏变电站均接近满负荷,至今没能找到新站址;有些选定站址但征地要价太高;有些已经征地但各方面不配合难以进场施工;电力线路经过的村镇基本要求线路改方案。
供电部门忧心忡忡,广州市电力负荷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而且广州引进的众多大型工业项目这几年将陆续投产,电力需求不可避免的大幅度增长。如果现在不尽快弥补电网建设欠账,今后不堪重负的电网将成为广州电力供应最大瓶颈。
节电:永远的主题
早些时候,广东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供电分公司“擅自”关闭其“光亮工程”,其实供电部门对光亮工程的举动只是一种表态,希望全社会意识到节电的迫切和重要才是目的和主题。面对严峻的供电形势,各界人士能够直接想到的应对办法就是号召全市“节约用电”,以减少负荷压力。
“节约用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仅仅局限在电力供应紧张的特定时刻。以工业企业为例,与国内很多工业企业一样,广州一些企业长期采用粗放型经营模式,能源利用率低,有的企业能源消耗是国外先进企业数倍,通过技改节能降耗空间很大。但愿这些企业在如此紧张的供电压力下能够走上节能型发展道路,这不仅仅是电力供应矛盾的要求,更是企业节约成本、增强竞争力的要求,更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目前,广州市包括工业、家庭、写字楼等各种类型的空调制冷设备总负荷占广州市总负荷的1/3,其它所有的动力、照明等所有负荷加起来就占2/3。一旦天气炎热空调陆续开启,广州市总负荷就直线上升直冲峰值,这让供电部门倍感头疼。
广州市能源办的负责人称,天气炎热,号召大家不开空调有些不尽人情,但如果广州真有1/5的家庭不开空调,就可降低27万千瓦负荷,相当于为广州市增加一座中型电厂;如果广州家庭能够节约用电,将空调温度稍微调高一些,这个数字也很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