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北京空气质量情况说明会”发布会在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专家组组长郝吉明表示,要评价空气质量,必须有合格的质量保证;有合格的仪器设备,适宜的设备;有一定连续监测的时间;监测的数据在地理上有一定的分布。
关于空气质量的评价,郝吉明介绍说,首先,仪器的测量数据质量的保证问题,如果没有质量保证,任何数据都不能说明问题。
二是,数据要有一定的连续监测时间,中国规范,在很多国家是相同的,比如对颗粒物,一天至少有12小时以上的数据才能够计算今天的颗粒物浓度,在时间上必须有一定的保证。
三是,要评价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必须有一个能够反映城市整体空气质量的监测网,光靠一个地点的数据,不能说明一个城市的数据。比如北京市有二十几个监测网,二十几个监测网分布来做。
郝吉明强调说,所以要评价空气质量,必须有合格的质量保证,有合格的仪器设备,适宜的设备。有一定连续监测的时间。监测的数据在地理上有一定的分布。这样才能评价。至于,不知道在什么地点,在多长的时间,用什么仪器得到的数据。这三个不知道的情况,我个人来说很难相信这个数据的真实或者不真实,要做负责任的话,应该从仪器质量保证,监测的时间足够长,要反映一个区域的覆盖面来评价北京的空气质量。希望大家有这种条件的人,可以一起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