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诸多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逐步应用于传统工业领域的工业控制系统之中,这些创新在为客户带来巨大价值的同时,也让工业信息安全风险问题凸显出来。尤其是在IT与OT不断融合的今天,现代工厂运营通常会涵盖成千上万的设备,而且这些设备越来越多地通过工业物联网互联,这使得安全威胁更加难以检测、调查和修复。
轨道交通牵引系统是电力电子和变频调速技术的高端应用。2010年,中国轨道交通牵引系统还完全依赖国外品牌。当时,英威腾刚刚完成A股上市,但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变频控制平台技术,怀着“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的梦想,英威腾启动了自主研发轨道交通牵引系统的艰辛历程。
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路诞生于134年前的英国伦敦,中国第一条地铁诞生于26年前的北京。相较于世界上其他拥有地铁的超级大都市,上海直到1993年才开始发展自己的地铁业务。但是仅仅24年,上海地铁的总通车里程数已经远远超过了伦敦,成为了世界第一。据悉,上海地铁如今日均承载900多万客流,占上海公共交通出行的53%。
中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面对智能制造带来的机遇,中国企业不仅需要努力研发和运用智能硬件与数字化信息系统,还需要在新时代提升“软实力”——工业服务。自2012年起,基于巨大的自动化存量市场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工业服务就已成为工业领域的热门话题。经过五年的发展,如今,服务已是产品的延续,成为产品的一部分。
中国自动化市场进入“后成熟期”带来的巨大存量市场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催生了中国工业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从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角色转变、创新服务产品、建立服务中心到成立专职的服务业务部门,自动化供应商纷纷加大对服务市场的投入,布局工业服务市场。作为中国自动化市场的领军企业,和利时对于工业服务的布局亦领先业界。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服务管理部总经理满锴表示:“和利时总结在各行业领域累积的丰富应用经验,提炼服务内容,建立完善的服务标准和流程,形成生产服务化的服务模式,配置服务专属工具,通过运维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为用户提供全面的运维服务保障。”
中国制造业正处在转型过程中,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工业服务在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并可以明显看到近年来中国工业用户对于服务需求日渐增长的趋势。同时,很多制造业企业也有服务化的倾向,通过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制造业企业能够整合自身价值链,提升竞争力水平和盈利空间。
一台机器人正在正常运行,机器人下方可以看到明显的红色和黄色的区域标识。记者走进黄色区域,机器人瞬时减慢了运作速度,当走进红色区域,机器人完全停止。这是记者在2017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C-Link IE协会展位的真实体验。这样的现场展示说明在CC-Link IE的网络里,既可以进行I/O控制,也可以进行运动控制,其网络容量大、速度快,能够满足IOT时代大数据通信时实时的控制要求。
如今工业4.0正从纸上的抽象概念走向实际应用,想要与时俱进的制造业者无不想借助新技术来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便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研华结合自身30多年在各行业的实践经验,针对用户需求,推出“硬件+软件+平台”三位一体的iFactory整合应用解决方案,以助力用户应对智能时代挑战,实现智能应用。
2017年10月,整个工控界收到了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被称为“PLC之父”的迪克·莫利先生与世长辞。他在1970年正式创造出世界上第一台PLC,从而使人类工业里程从落后的电气与自动化时代迈入电子信息化时代。如今,虽然老人家已经不在,但由他所创立的品牌MODICON依然在续写着传奇,并不断地为工业界带来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