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梅特勒-托利多(常州)测量技术有限公司亚太区产品经理杨刚介绍,基于梅特勒-托利多多年来在智慧终端的良好发展,以及行业深入感知、智慧决策等需求增长,其仪表产品业务近年来发展强劲。尤其是目前工业物联网的兴起,更为仪表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此,杨刚特别谈道,工业物联网的关键在于“联”字。一是最基本的硬件层面,要真正做到一网相连,消除物理阻隔;其次是软件层面上要互通互融,实现信息有效分享。
在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工业制造、水务管理等行业逐步走向智能物联,但在网络边缘侧面临联接海量与异构设备、业务实时性、应用智能性、数据优化和安全隐私等挑战。华为边缘计算物联网解决方案(EC-IoT,Edge Computing IoT),通过深度开放的边缘计算能力和云管理架构,简化客户边缘APP开发和适配不同合作伙伴应用系统,帮助客户实现制造、维护、管理、检测、安全等智能化,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据埃森哲与微软发布的《2016上游油气数字化趋势调查》报告显示,在低油价环境,上游油气公司越来越看重数字技术的降成本和价值驱动作用。霍尼韦尔为帮助制造商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领先的自动化技术,同时深谙流程行业,精通相关知识和技术,并将其开发至软件系统,为用户提供互联服务。霍尼韦尔互联工厂项目能够帮助流程制造商和其他工业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利用数据和知识见解,提升运营的安全性、高效性及可靠性。霍尼韦尔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正是实现这场业务演变的下一步举措。
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得控制)是国内工业信息化和自动化领域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产品制造商和系统集成服务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海得控制已经成长为名列前茅的国内工业自动化上市公司。美国容错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国容错)作为全球领先的高可靠性服务器的供应商和服务商,是海得控制重要的合作伙伴,始终致力于保护客户的关键性业务,是高可用性领域的专家,为全球众多知名的银行、药品公司、紧急服务提供商以及电信供应商提供服务。
随着“全面感知”、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到来,物联网作为超越虚拟世界与实体世界深度融合的全新体系,成为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支撑,更被视作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据预测未来几年内,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将会达数百亿,一个全新的“万物互联”新世界即将到来。本期记者特别专访了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院长刘飞教授,与他一起畅谈智能制造背景下中国物联网产业的未来发展。
中国石化行业,作为自动化技术开发应用的先驱者,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开始引进国外自动化先进技术和理念,结合国内自动化技术的研发,经过几代石化人的不懈努力,为我国石化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石化企业已经成为国家能源支柱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与进步,以先进的炼制工艺为龙头,自动化技术已经作为保证石化装置正常运行的核心管理控制手段。
徐水根强调,希望在工业物联网的发展进程中,无论是企业还是厂商,都能将关注的焦点投射在项目的效果及效益上。比如大数据分析究竟解决了客户哪些问题?物成功联网后下一步该如何运用?这些内容都应该得到重视。近几年,霍尼韦尔始终坚持一步一个脚印,用经济效益衡量工业物联网项目的质量。正如徐水根所言:“效益最能反映出客户投入与产出的情况,中国制造业需要的绝不是形式上的物联网。”
当前,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给世界产业技术和分工格局的深刻调整带来革命性影响。随着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和“中国制造 2025”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深入发展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日趋成熟,全球制造业都在步入工业互联时代,而这毫无疑问对于工业网络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促进了工业通讯领域的不断推陈出新以迎合产业需求。
霍尼韦尔的产品线非常广,不仅发明了全球首套DCS系统,而且突破性地将无线技术、报警管理技术、工业网络安全技术与传统的安全停车系统、过程火气系统、工业安防系统相集成,提供给用户更为安全、可靠的一体化集成保护解决方案,实现了多层次的立体防护系统,提高了操作人员对过程状况的了解,使操作人员可以更加精准地应对过程的异常状况,从而降低过程的风险、提高生产效率,更好地实现有机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