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6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PLC——Modicon 084以来,施耐德电气始终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一直走在PLC技术发展的最前沿,更成为全球PLC市场的领军企业。当前,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带来的制造业智能化浪潮,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中国PLC市场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正如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工业自动化事业部市场部负责人乔锃所言:“作为智能制造技术的主要特征,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关键所在。而作为工厂自动化技术的核心,历经半个世纪发展的PLC产品和技术在这场智能革命中无疑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把握新的时代机遇,以产品、技术、服务的创新迎接未来挑战,占领市场制高点正是每一个PLC供应商正在探寻的问题。”
在中国自动化领域,相比DCS、变频器等产品,PLC产品的国产化发展之路显然更为艰难。至今中国PLC市场仍然还是国外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但不可忽视的是国产品牌已经逐步在缩小差距,和利时作为中国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领军企业,始终坚定不移走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之路,立足为中国的智能制造、工业控制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控制大脑,坚持不懈地深耕PLC领域,引领中国PLC产业的发展。
作为一家享誉世界,拥有在华140余年历史的企业,西门子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电子及电气产品供应商。1979年,西门子向宝山钢铁厂提供了冷轧自动化系统,其中就包括在当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引起业界轰动的SIMATIC S5PLC。时隔40年,西门子PLC产品始终在中国PLC市场竞争中位列前茅。探究其中的原因,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业集团工厂自动化事业部PLC产品经理于率浩认为,持续创新是西门子赢得客户、赢得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自1969年在美国诞生以来,伴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PLC技术一直在不断演进中。经历了50多年的持续发展之后,PLC的内涵与50多年前对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PLC诞生的初期,它主要是用于替代传统的继电器硬接线逻辑电路,而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PLC在性能、功能、易用性和产品形态等方面已历经几代变革,已经发展成为具有运动控制功能、过程控制功能的通用控制器。
“智能制造”的理念正逐步改变着中国制造业的方方面面,也促进了安全自动化行业的蓬勃发展。谈到安全自动化系统,不得不提到皮尔磁,其作为工业安全技术的引领者,一直倡导公司不能仅仅关注单个的安全产品,更要为行业、为用户提供一套完整的安全系统,包含传感、控制以及驱动,使得安全系统的各个部分更加智能、更加兼容,满足“工业4.0”标准的要求,而皮尔磁PLC正是其践行这一理念的核心。
作为国内第一批推进PLC国产化的企业,和利时自着手研发PLC产品之初,便成为大众的焦点与期待。和利时在2004年成功发布小型PLC,两年后推出国内第一款大型PLC,屡屡刷新国产PLC在市场上的记录。之后,其稳步前行,在PLC研发上持续投入,技术上日臻完善,打造了国内一流的PLC产品,不仅在中国市场与国际自动化巨头同台竞技,在海外市场也崭露头角。
自1969年世界上第一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自动生产线上试用成功,PLC就与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PLC已经成为工业自动化系统中最核心元件,在工业控制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HM-9M6T-3I3O-0B3B 运动控制器是将PLC技术与运动控制技术相结合,在遵循PLCOPEN运动控制规范的前提下,设计了4种运动控制功能块,分别是计数模块、位置模块、速度模块和电子齿轮模块,能够很方便地解决各种运动控制问题。
罗克韦尔自动化是全球最大的专注于工业自动化与信息的公司,致力于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其始终致力于高性能PLC产品的研发,以优越的性能赢得了众多中国用户的信赖,在PLC技术创新方面颇具竞争力。本期记者采访了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国区集成架构事业部控制系统和软件产品业务经理彭刚,倾听罗克韦尔自动化对于PLC技术、产品未来发展的独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