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是科学和工程的多学科领域,其目标是创造智能机器。在日益数字化、数据驱动的世界中,人工智能将成为技术进步的力量倍增器。这是因为今天我们周围的一切,从文化到消费品,都是智能的产物。
近年来,工程机械行业不断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实践,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数字化车间、“5G+工业互联网”和5G 工厂示范标杆不断涌现。为加速推动工程机械企业数字化转型由点状探索向规模化普及,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和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同政产学研用各方共同研究编制了《工业互联网与工程机械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旨在为工程机械行业工业互联网建设过程中的需求场景识别、应用模式打造、关键系统构建和组织实施方法提供参考借鉴。
智能制造本质应用最新工业工程及IT网络技术,重新审视企业现有流程与生产组织方式,实现企业在供应、营销、设计、及制造等领域的经营创新,同时借助新技术赋能新组织,实现管理创新,全面推动企业向生产智能、管理智能化、运营智能方向转型,以满足客户敏捷、个性、服务化需要。
白皮书从我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双化协同)取得的成效、数字产业能耗能效、数字技术赋能行业绿色化转型、各地区双化协同发展关键举措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报告重点分析当前我国双化协同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趋势。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合规要求及建议 第三章 路特斯科技数据安全合规实践 第四章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本报告将以深入的视角剖析工业软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揭示其进击与差距共存的现状与问题,汇总现阶段实践成果卓越的厂商案例,向市场提供选择工业软件的参考与对照范本
本白皮书旨在对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CC)会员单位及合作伙伴在工业视觉产业发展的现状、关键技术、典型案例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工业视觉产业推广的倡议。希望通过该白皮书为未来工业视觉产业的技术、产品以及解决方案的发展与实施提供参考和指引。
根据IDC数据,2021年中国大陆超能云终端市场的总量已经达到了35.1万台。未来该市场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市场规模将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稳定增长;至2025年,市场总量将超过130万台,2021-2025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9.2%。
为促进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和行业实践,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铸基计划——高质量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评选出若干数字化转型领域典型技术创新案例,旨在树立行业标杆、扩大产业影响,促进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应用和服务的示范推广,全面推动国内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发展。
本白皮书从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维度出发,基于中国汽车、机械、环保、半导体、计算机、通信等行业,总结和分析了专精特新细分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行业特征;聚焦于热门赛道,关注垂直行业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情况,研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竞争力及其在推动产业突破“卡脖子”问题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以此洞察中国未来产业发展走向。
01背景:通用大模型生成内容的开发和使用,也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02方法:强化数字化技术与应用发展法制化建设、护航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03测评:给予实测信息反馈,助力国产通用大,大模型优化和推广
面对日趋复杂的网络攻防态势演变,网络安全技术正在朝着智能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尤其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持续推动下,网络安全技术将实现对安全威胁的快速感知、主动捕获、动态对抗、关联预测,还将支持场景定制化、全局网络安全联动部署,智能主动安全类产品将迎来规模化应用,在网络攻防对抗与网络安全防护等方面凸显重要价值。
为落实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有关部署,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总结了华为过去几十年的技术创新研究和对行业智能化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考察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智能化中的关键作用,展示了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为经济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借鉴。
本报告围绕认知智能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阐述,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聚焦认知智能发展现状,围绕学术环境、技术创新、产业规模等维度进行阐述;第二部分聚焦认知智能关键技术,介绍知识数据融合、知识表示推理、认知规划与决策、多模态学习及情感计算五个技术方向;第三部分围绕医疗、金融、制造及教育等重点应用领域,分析典型落地场景及应用案例;第四部分围绕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认知智能的推动作用进行分析,展望可解释、类脑智能等前沿技术发展前景
本报告对数字科技领域的研究主要涵盖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物联网及工业互联网五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