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计202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稳增长有利因素与风险挑战并存,装备制造业整体有望实现稳健增长。有利因素方面,稳增长系列政策持续落地见效,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部分细分领域有望延续高景气度。不利因素方面,全球经济下行造成外需下滑、国内需求不足向装备领域传导、企业预期转弱等问题凸显。建议在供给端、需求端、稳信心等方面持续发力。

当前,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智能制造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中国制造业总体而言大而不强,发展智能制造可推进中国制造业提质增效、由大变强,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智能生产是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的主线,而智能工厂是智能生产的主要载体。

摘要: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在“十三五”取得较大成效的基础上,“十四五”时期及今后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必须在制造知识、制造载体、制造手段三方面下功夫,聚焦生产制造智能化、装备数字化、智能检测装备等重点方向,凝炼总结中国方案、中国模式、中国标准等重大成果。以提升企业智能制造实施效益和制造能力为核心目标,建立科学量化的智能制造效能评估体系,充分调动企业内生动力。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相关部署,发挥标准支撑引领作用,引导制造业企业运用标准化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形成一批标准化、高水平的系统解决方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联合开展2023年度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申报工作。


经过多年探索发展,我国制造业可靠性取得显著成效,但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产业基础存在诸多短板弱项,关键核心产品可靠性指标尚待提升,管理和专业人才保障能力不足,成为掣肘我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突出问题。为提升制造业可靠性水平,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3年第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批准GB/T 42562-2023《工业互联网平台选型要求》、GB/T 42568-2023《工业互联网平台 微服务参考框架》和GB/T 42569-2023《工业互联网平台 开放应用编程接口功能要求》3项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这对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提升多样化工业互联网平台供给能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工业用乙二胺四乙酸》等586项行业标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提出“十四五”时期,主要面向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等制造业各行业以及采矿、港口、电力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动万家企业开展5G全连接工厂建设,建成1000个分类分级、特色鲜明的工厂,打造100个标杆工厂,推动5G融合应用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