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频道
和利时作为国内标杆性的自动化企业,在很多人的眼中,具有传奇的色彩。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产能严重过剩,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节点上,和利时也面临着转型与蜕变。固步自封,只有死路一条,唯有寻求新的突破,才能保持业绩的持续增长。在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毅明的眼中,智能工厂无疑是和利时的下一个突破点。
.jpg)
智能工厂是工业4.0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网络化的生产设施及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它是一种新的生产模式,融合了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装备、商业智能、运营智能等全新的ICT技术。在ABB中国机器人及运动控制事业部负责人亚文霖的眼中,未来的智能工厂中,流程构建可以实时进行,生产极其灵活,从订单到交付整个价值链可实现全程自动化。生产可进行远程监控,即使是在夜间,客户订单和生产均可自动化处理,且产品的整个制造及配送过程可全程追溯。
.jpg)
智能工厂按照不同行业定义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但就不同行业共性的部分来看,如果企业普遍采用数字化设备并进行互联,企业实现了IT和OT的融合,并有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实现从供应链到生产再到市场的连接,具备柔性生产和定制化生产能力,这样的工厂就可以称为智能工厂。

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正在给传统工业发展方式带来颠覆性、革命性的影响。二维码、RFID、传感器、工控系统、物联网、ERP、CRM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工业企业实现生产流程各环节的互联互通,促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发展。但网络、通信、硬件设备等只是工业企业实现互联互通的基础,实时感知、采集、监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对企业产生、拥有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得到有作用的分析结果,智能制造才能得以实现。

徐水根强调,希望在工业物联网的发展进程中,无论是企业还是厂商,都能将关注的焦点投射在项目的效果及效益上。比如大数据分析究竟解决了客户哪些问题?物成功联网后下一步该如何运用?这些内容都应该得到重视。近几年,霍尼韦尔始终坚持一步一个脚印,用经济效益衡量工业物联网项目的质量。正如徐水根所言:“效益最能反映出客户投入与产出的情况,中国制造业需要的绝不是形式上的物联网。”
2016年11月2日,以“领先技术——智能解决方案”为主题的2016“ABB电力世界”在京举办。ABB希望借此机会,与来自行业协会、客户、合作伙伴及学术界代表一同探讨第四次工业革命和能源变革趋势下电力行业的发展,同时展示ABB在“物联网+”理念下,如何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进行技术创新,帮助客户实现电力、工业、交通及基础设施领域的转型升级。
.jpg)
站在2016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三菱电机自动化的展台上,手握一台有着“可爱”黄色手柄的机器人,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驱动产品战略企划部部长申德山笑得无比自豪:“一定为我和这台机器人合张影,这真的是一款特别优秀的产品,我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它。”

90年代的中国,被称为“现代工业维生素”的变频器由于其节能、可改善工艺、提高自动化水平等优点,得到了市场的空前认可。众多变频器制造企业在中国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中国变频器行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希望森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望森兰)正是成立于那个时期。
2016年11月30日,边缘计算产业联盟成立暨2016首届边缘计算产业峰会在京召开。边缘计算横跨OT、IT、CT多个领域,且涉及网络联接、数据聚合、芯片、传感、行业应用多个角色。如何实现不同行业,不同厂商的互通和互操作,各个产业如何合理分工、有序协作,这都是边缘计算在各行业的应用落地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