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工厂的核心是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生产过程打造统一的全数字数据平台。这就需要对资产的结构、 功能、性能、位置、业务等方面进行定义,并通过规定的方式将各资产间的关系进行描述,融合相关的国际标准建立一套众多参与企业都可接受的商业模式。因此,打造数字化工厂需要最大限度地应用数字化、仿真及互联网技术,实现硬件全集成、软件全集成、统一数据库,将自动化设计贯穿于整个产品生产过程。实现这些都会面临许多的困难,包括技术、管理、规范等方面,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谈到RFID技术,徐建伟告诉记者,这正是施迈赛近几年着力发展的技术,他说道:“尽管RFID技术在很多领域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应用,但在安全产品方面上,引入RFID技术的产品还比较少。采用该技术的优势是可以保证更高的安全性,我们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产品使用到RFID技术,从而提高产品的性能。”
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步骤、技术选择和商业模式是在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中面对的一些共性问题和挑战。施耐德电气完美融合OT和IT,从而形成既可以自下而上,也可以从上向下的双向整合,帮助客户实现智慧城市的梦想。
物联网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物联网产业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列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扶持产业,从而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并随着国家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逐渐明朗,逐步从概念炒作走向实质。
上世纪90年代左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引进了当时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水处理生产工艺及自动化控制理念和技术,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内水处理行业终于逐渐建立起生产自动化网络。而那个时候的网络通讯技术还比较单一,结构也相对简单。随着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理论的发展普及,工业通讯技术在中国市政水处理行业中已经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伴随着工业控制系统从DDC(计算机直接数字控制)到DCS,再到FCS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应用,工业通讯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升级。
工业无线技术作为当今最具活力的技术之一,虽然进入中国也不过6、7年的时间,但是由于其具有有线技术无法取代的优势,一经推出,便迅速成为行业发展的热点。从最初的“初出茅庐”到现在的“蒸蒸日上”,工业无线技术正经历着任何一个新兴技术都必须经历的过程。欣慰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产品在不断完善,用户在逐渐认可,厂商也在不遗余力地为无线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努力着。正是在这样的多方推动下,中国工业无线市场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2005年,美国邦纳在中国的业务只占全球业务的不到1%,而一切,就是从这仅有的1%开始……
凌华科技成立于1995年,作为一家从台湾起步,放眼国际的全球企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保持着稳步的增长,从面积仅有50m2的公司到在美国、新加坡、印度、中国、日本、韩国、法国和德国设有分支机构,分销网络横跨五大洲,凌华科技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轨迹,成功奠定了在嵌入式计算机平台、模块化电脑产品以及智能应用平台市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