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制造业正面临制造技术体系、制造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的巨大变革。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一系列战略举措,包括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重振制造业计划、日本的I-JAPAN战略等。为了有效应对新一轮技术竞争,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15》,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期望通过提高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和绿色化水平,增强快速响应市场能力,促进制造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而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安全保障技术是构建智能制造技术体系的核心基础,是确保智能制造系统安全可控的关键支撑。
在新一轮制造业服务转型的大潮中,自动化企业纷纷将工业服务业务看作是下一轮发展周期的关键点,为此,它们使出浑身解数,不断推出各种创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产品,以求为客户带去更多的高附加值。然而,无论怎样“花哨”的服务模式和产品,都要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根本出发点,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抓住用户的心。
当前,全球对制造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纷纷把提振制造业竞争力作为提升国家经济的重要战略。在此背景下,中国也在积极探讨如何实施“智能制造”战略布局来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毫无疑问,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中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制造业变革的核心所在。
现今,自动化服务不仅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新兴市场,中国也刮起了强劲的“服务风”,中国市场的巨大存量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催生了中国自动化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伴随着自动化应用成熟度的日臻完善,相信中国自动化服务市场的未来必将大有可为。
在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系统、客运服务系统以及检修保障系统三大系统中,自动化技术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市场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自动化技术也进入了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新阶段。
自动化技术对于食品饮料行业而言并不陌生,为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很多企业都选择使用自动化技术完成生产任务。然而,在中国,自动化在食品饮料行业中还没有得到普及。新技术的引入、对进口设备的依赖、食品安全的困扰以及增效节能等问题的汇集都给食品饮料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与此同时,庞大而稳定的中国消费市场又亟待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相融合,我们不得不破除各种险阻,发挥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开创自动化在食品饮料行业中的新纪元。
目前,我国造纸企业在企业规模和销售收入、产业集中度、能源消耗和污染治理,产品出口和国际市场占有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中国纸业下一阶段的核心使命。如何正确认识并积极应对这些新问题给行业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加速产业结构、原料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不断提高整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纸业面向未来所必须做出的战略选择。毫无疑问,在这新一轮的调整升级中,对于自动化技术和产品的需求将不可或缺。
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发展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以及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石化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而这些也恰恰是自动化企业可以深度挖掘的机会。借助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是我国石化企业实现自身突破,向世界一流梯队迈进的必由之路。
如今,中国已经着手建立全国范围内坚强智能电网,实施10年智能电网蓝图计划。“坚强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使得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从一开始就与特高压建设相伴相生。相比较更强调配电网建设的西方智能电网概念,我国智能电网对输电网的偏重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