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我国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对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必将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经过前期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我们成立了汇聚政产学研的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发布了《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等,涌现出一批典型平台和企业,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发展水平及现实基础仍然不高,因此,工业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补齐基础设施和核心技术短板,增强综合能力,完善标准体系,整体提高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
工业互联网通过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用三句话概括:数据采集是基础,工业PaaS是核心,工业APP是关键,即通过大范围和深层次的数据采集,构建工业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PaaS),形成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应用服务(工业SaaS和工业APP)。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链接,催生以线上线下一体、信息与物理融合为特征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形成全新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对未来工业发展将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疫情之下,原材料调配、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人员复工等问题让制造业面临诸多挑战。在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华为公司战略部总裁张文林看来,本次疫情对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更多的是正面的促进作用,他认为,疫情会加强产业界对工业4.0和智能制造发展必要性的共识,扩大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制造是必然趋势。
当前,打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最重要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工信部倡议要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组织科研和生产力量,把加快有效支撑疫情防控的相关产品攻关和应用作为优先工作。要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尽快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补齐疫情管控技术短板,快速推动产业生产与应用服务。
工业网络安全目前在国内仍处于探索阶段,其关键因素在于相较于传统网络安全,安全对象存在较大的差异化,其脆弱性、适应性与传统信息系统存在较大差距
影响工业安全未来发展趋势的两大行业背景: 一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将间接提速工业信息化技术的全面普及和应用进程。 二是等保2.0的正式实施,为工业信息安全提供了“合规”依据。
工业物理网安全方面的研究将进一步推动工业物联网的实现进程。需要跳出传统安全思维来审视工业物联网安全,以数据可编程为方向,以去中心为思想将成为发展的必然。
未来工业安全战场的制胜关键取决于态势感知能力的建设。在于是否能够快速获取外部的攻击威胁情报,更重要的是能否实时动态地掌握自身的情况,并结合两者及时做出最恰当的决策与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