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工业革命和数字经济交织并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全球制造业正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工业互联网、5G、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渗透,正深刻地颠覆着制造业原有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价值链分布和竞争格局。面对越发激烈的市场格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日益强烈。
如今,建设数字中国已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技术创新在数字中国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数字化转型探索,为数字中国建设添砖加瓦。工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ABB作为数字化技术领军者,对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潮涌,数字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制造生产方式向数字化转型,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渗透和重构。据国家网信办2018年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4.8%。与此同时,数字技术提升传统动能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驱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从2018年“实现数字化企业——正当时!”的主题到2019年“数字化企业——思考工业未来!”的主题,西门子的数字化服务更加全面,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目标及效益为本,引领行业探索和思考工业未来的应用场景和发展路径。
近年来,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并不断扩展到各个应用领域。而移动机器人(AGV)作为机器人领域的热点版块,其市场前景被广泛看好。相关研究机构分析预计未来20年,其市场价值将达到1500亿美元。海康机器人作为安防行业龙头企业海康威视的子公司,凭借海康威视多年的技术积淀,顺势而为,较早进入移动机器人领域,在这个机器人领域的新兴市场开拓出一方天地。
协作机器人已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市场应用最为广阔的一类机器人,而协作机器人的柔顺运动控制技术对于实现安全、高效的人机协作至关重要。
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下滑,2019年的情况也不乐观,主要原因是占工业机器人应用量最大的两个行业——汽车和3C行业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工业机器人本身只是一个通用的工具,在应用层面必须结合工作对象和工艺进行二次开发,受目前的技术和成本制约,普通的工业机器人比较适合从事确定的重复性工作,而对于更广泛存在的小批量、多批次、柔性或低精度工作对象的自动化生产仍存在巨大瓶颈。
像机器人这样一个万亿美元的市场,日后一定会走进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机器人每到一个新的环境,要做到与物理环境的深度融合,依旧面临很大的挑战。机器人对非结构环境的认知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在机器人编程、环境感知和人机交互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对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越来越多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让智能制造同时吸引了制造业和科技界的双重目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制造业革命浪潮。自2015年《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来,我国持续在智能制造领域发力,加快向“制造强国”转变。
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芳华25载,魏德米勒电联接(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魏德米勒)践行“智能化方案提供者,创新无处不在,以本土客户为本”三大品牌价值,持续为客户带来可靠的产品、解决方案及完善的服务,向中国输出“魏德米勒式”智慧。近期,记者有幸采访了魏德米勒亚太区电气柜产品事业部总监Lars Kosubek先生,听他分享魏德米勒扎根中国市场25年来是如何坚持创新精神,将智慧联接做到极致并不断研发出适应时代浪潮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