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战略不断推动工业生产向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基于SDN&TSN的网络架构以其灵活性、开放性、实时性、高效集中管控的特点普适于未来工业网络各种业务需求。
泛在联接性是工业互联网系统中各种参与组件之间实现数据共享的一种基础技术。目前,IIoT领域中存在许多专有联接性技术,虽然在各自应用范围内内相当优化,但是对于建立新的价值空间,以及打开全球的IIoT市场而言,却在数据共享、设计、架构乃至通信诸方面是一种障碍。
本文阐述了智能制造能力评价的关注点和基本原则。梳理了智能制造的典型特征,并将这些特征按照《国家智能制造标准系统建设指南(2015)版》给出的“智能制造系统体系结构”的各个维度进行分解,对各个维度的内涵进行研讨,并从不同的视角对其中的每个维度及其每个层级评价的关注点进行说明。
随着我国当前工业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逐渐引起广泛重视。本文通过研究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问题,调研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防护措施,分析当前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美国提出的信息物理系统(CPS)现已成为全球研究热点,主要研究工程复杂性要素,或者包括其社会复杂性要素的某一方面。事实上,上述两种要素必须作为不可分割、地位平等的整体加以研究,才能更好地实现复杂系统安全、高效等管理与控制目标。为此,本文主要讨论更为完整的社会物理信息系统(CPSS)的建模、知识自动化、行为分析与管控等内容,及其在交通和制造领域的典型应用。
回顾首钢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历史,看现代智能化项目建设的新成就,展望首钢智慧工厂、智慧城市建设,事实说明了一个基本道理,科技创新工作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去干,在优质技术传承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跨越与发展,才能取得新的创新经验与成果。
钢铁企业中信息系统与生产经营业务之间的协同融合是推进智能制造的重要工作。本文通过日照钢铁精品基地智能制造过程中的具体实践,介绍了钢铁企业生产经营业务与信息技术的协同融合,在钢铁生产内部协同融合的具体实践,以及外部产业链协同融合的发展方向。文章还简要介绍了推进协同融合工作的经验。
本文先简单介绍“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的概况,再详细论述挑战赛倡导的理念——在竞赛中练就成为未来的新工程师,同时建议在工程教育过程中不断灌输工程师文化,加强工程实践教学,为实现挑战赛倡导的理念创造条件。
尽管OICT融合已是产业共识,然而,真正推动它却并非想象中简单,而我们在讨论智能制造的各种实现途径,包括边缘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的时候,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连接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则无法推进其它问题的实现。
工业控制系统是钢铁、石化、电力、核工业、轨道交通、冶金、装备制造、武器装备等重点领域的核心中枢,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以下简称工控安全)是实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到第 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