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及工业大数据、大互联时代的到来,工业控制系统的互联互通已成为未来工控系统的发展趋势。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已成为今后工控系统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的重点在于研究适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架构,在传统被动防护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纵深防护理念,提出了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主动防护体系,将可信计算、数字证书体系、深度协议控制、虚拟化隔离等安全技术融入工业控制系统,并结合边界防护、工业设备防护和核心控制器防护为工业控制系统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从信息到制造,其核心接口就是大容量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在于利用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开关作用,构成频率从零到兆赫兹、容量从几瓦到几十兆瓦之间任意组合的有功和无功电源,使电能的产生、传输和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并实现了用电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及原材料的大量节省,以及全自动化的生产,构成信息社会和传统工业的接口。
我国电力系统配电网目前主要采用人工带电作业方式进行系统的抢修及日常维护。带电作业时操作工人处于高电压、强电场的环境中,容易引发人身伤亡事故。研发带电作业机器人,来替代工人进行配电网带电作业是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在详细介绍国内外带电作业机器人研发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对比了当前带电作业机器人的技术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设计提出了新的技术发展路线。对后续的带电作业机器人研发具有借鉴意义。
NMS可对ISCS的全部网络设备进行配置、监视和控制。车辆段设置网络管理系统1套,主要包括网管服务器、网管工作站、网管软件和网管打印机等,承包商还应根据系统运营和维护的需要,配置相应的网络安全设备和软件,例如硬件防火墙及防病毒软件等。承包商应采取相关措施有效防止L2(数据链路层)攻击,以及来自防火墙内部的网络攻击。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传统工业生产过程的深度融合,使得工业互联网逐渐成为新兴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当前该领域相关标准化工作进展情况,提出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架构,为工业互联网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通过回顾首钢发展历史及在搬迁调整过程中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发展历程,介绍了两化深度融合对新首钢、新工艺与新技术的支撑。通过分析新的发展时期,钢铁企业面临的问题,开展了首钢智能制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并提出了对三点热点问题的冷静思考。
智慧医疗是综合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整合卫生部门、医院、社区、服务机构、家庭的医疗资源和设备,创新医疗健康管理和服务,形成全息全程的健康动态监测和服务体系。
电力是指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完整的电力系统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电力供应和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战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简称“工控”)作为电力的感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确保其网络安全,使其始终处于稳定可靠运行状态,对于保障电力安全运营至关重要。
智慧城市系统集成共享平台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基础和关键,该平台可以将“数据中心”所包含的各种基础数据服务经过“数据工厂”进行动态聚合和装配,形成满足实际需求的功能服务,并以“数据超市”的模式将这些数据对外发布,供其他平台用户直接调用,进而搭建出各种业务应用系统。处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型中的平台层。
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广, 全国各城市建成或正在建设智慧给(供)水。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地理空间信息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智慧给(供)水中得到广泛应用,相应的各种安全风险随之产生。本文对智慧给(供)水的系统组成、系统构架、网络通讯构架、生产运行管理系统、调度SCADA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提出了其中蕴藏着的信息安全问题。
到第 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