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仪表对于中国用户来说再熟悉不过,在现今技术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几乎没有哪家企业不会应用到智能仪表,也正因为应用的如此广泛,用户对智能仪表的需求便越来越高。虽然智能仪表并不是什么新技术,但成熟的产品和技术更加需要突破和创新。因此,本刊记者特别邀请了两家用户代表,讲述他们在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对智能仪表未来发展的看法。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内容,可以使智能仪表供应商聆听到用户心底最真的声音,同时也为其它广大智能仪表用户带来些许的启发。
仪器仪表产品和技术一直是自动化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支。回顾中国自动化行业发展的开端,大概就是从引进国外先进仪器仪表产品开始的。如今苍茫数十年,仪器仪表产品的功能早已从最初的简单检测数据的功能跳脱出来,而是延伸到了为客户解决实际运营和发展问题的层面。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微处理器,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急速发展,呈现出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特点的智能仪表也日渐成为了市场的主流。那么,智能仪表发展的现状如何,未来又将呈现哪些趋势?针对这些问题,本期杂志采访了业内几家智能仪表供应商,希望可以梳理出一个简单的脉络,有助于读者更加了解智能仪表产业的发展。
在以石油/天然气开采运输、石油化工、发电、化工等为代表的过程工业领域,紧急停车系统(ESD)、燃烧器管理系统(BMS)、火灾和气体安全系统(FGS)、高完整性压力保护系统(HIPPS)等以安全保护和抑制减轻灾害为目的的安全仪表系统(SIS),已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工艺或设备防护场合,保护人员、生产设备及环境。随着自控技术和工业安全理念的发展,安全仪表系统已从传统的过程控制概念脱颖而出,并与基本过程控制系统(如DCS)并驾齐驱,成为自控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2002年,深圳市英威腾电气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其自主研发的第一代变频器G9/P9产品系列上市,跻身当年国内变频器行业十强。2006年,公司更名为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威腾),开始进军海外市场。2010年,成功在深交所A股上市。短短九年,从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为拥有一千多名员工的大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黄申力(以下简称黄总)带领英威腾人走过了这一段历程。与他交谈后,会发现他要将英威腾发展成为民族产业旗帜的决心异常坚定。
2011年中国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推出与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态势无疑给中国的经济体系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与此密切相关的则是市场力量的逐步恢复和内在自主稳态地平衡增长,这也就抑制了通胀的进一步漫延。各个产业总需求层面的结构优化,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也逐步实现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方式转型和企业管理的创新。
2011年截止8月底,康吉森已完成销售额5.5亿元人民币,有望在今年年底达7.5亿元人民币,超过预定目标达10%。刚刚上任的北京康吉森自动化设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康吉森)执行总裁陈勇(以下简称陈总)告诉记者:“这样的增长依托于整个市场环境的利好。”同时,他也认为,康吉森未来的最大挑战同样来源于市场环境。目前,国内市场出现了恶意价格竞争的现象,这就导致有些安全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降低。“面对这种情况,康吉森宁愿选择不做,也不会牺牲产品的质量。”
喜欢冒险的吴胜波,在周末时热爱打高尔夫球。不同于其他人步步为营的稳妥打法,吴胜波喜欢一杆冲上去直达目标。就如当记者问道,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霍尼韦尔如何守住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时,他当即强调:“在担任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大中国区总经理的每一分钟里,我都没有想过如何守住霍尼韦尔的成功,‘守’并不是我的性格特点,我喜欢冒险。如果一家企业的战略是建立在‘守’的基础上,那最后的结果只能走向灭忙。” 吴胜波的确富有冒险精神,这一点从他刚刚上任时的一系列举措就可初见端倪。
随着节能降耗、低碳经济、民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调整结构和转型已成为国家的长期国策,并带动了风电、核电、物联网、智能电网、高铁和轨道交通等一批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为仪器仪表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市场。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仪器仪表正跨入真正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时代。智能仪表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针对于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昆明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方原柏先生,就智能仪表的现状以及未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做进行了详尽的解读。
欧姆龙株氏会社工业自动化事业公司社长藤本茂树先生和欧姆龙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新任总裁大场合志先生均表示,2011年,正值中国“十二五”开局之年,欧姆龙也启动新十年战略(VG2020)。今后十年欧姆龙工业自动化事业的重点有三个方面:产品种类第一,控制第一,未来第一。欧姆龙自动化中国地区将进一步加强销售能力,提升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宣传推广也会投入更多力量,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举措,努力实现2020年成为中国市场NO.1自动化供应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