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ma包装集团总部位于德国施韦比施哈尔,在全球拥有约2450名员工。集团下面的Optima Pharma事业部专门从事用常见的容器形式(如注射器)液体药品或冻干药品装瓶系统。其灌装系统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可以使用倍福的超紧凑型C6015和C6030工业PC灵活、轻松地将智能功能添加到设备中。
深圳市关维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工业非标制造行业。2019年伊始,开启自动边缘计算产品的设计与研发。 基于X86 IEN模块化的边缘计算产品设计,从结构、PCB板、编程软件及可靠性等多个维度研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边缘自动化控制器,在工业控制、港口自动化、工业机器人、AGV等诸多行业取得成功应用。
成立于2009年的成都阿普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智能制造”领域,为工业客户提供AI边缘计算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涵盖设计、研发、制造、销售、运维整体业务。阿普奇致力于为工业及行业用户提供智能化计算和工业物联解决方案,具备自主硬件和软件研发能力,旗下工业电脑及其配套产品、数字工厂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边缘计算端边协同解决方案等广泛应用于装备制造、医疗、数字工厂、智慧交通、电力、环保、汽车等行业,并和博世力士乐、舍弗勒、海康威视、汇川等企业取得长久合作。
作为自动化领域的百年企业,罗克韦尔自动化工控机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胎、食品和制药、地铁交通等诸多领域。现今,随着对于机器学习、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寻求更智能的可视化和计算解决方案,因此罗克韦尔自动化的VersaView系列工控机和显示计算一体机都有非常突出的市场表现。本期专题特别邀请罗克韦尔自动化亚太区中小型控制器业务经理张弦畅谈新的产业形势下,罗克韦尔自动化工控机产品面向未来的创新与布局。
研华提供支持5G的工业级物联网边缘控制器UNO-137解决方案。UNO-137是一款多功能设备,实现了工控机、网关和5G CPE的综合功能,是符合OPC-UA的以太网网关。UNO-137采用了模组化设计,可以扩展更多的I/O接口,支持最新的5G通讯,可以兼容市面上大多数5G通讯模组,实现数据采集的无时延、大带宽上传。同时UNO-137采用了接口全隔离的设计,达到了更高的工业等级,运行温度达到了-40℃~70℃,通过了IEC 61010标准,更适合在工业控制现场使用,并且提供了15年的供货周期,方便设计定型后的长时间供货。满足工业4.0转型的需求,连通IT和OT之间的鸿沟。
在自动化和信息化产业链中,工业计算机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不但是传统行业升级改造的马达,更是各领域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主要硬件框架和基础平台。日益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数字化应用需求正推动着工业计算机功能、架构等多方面的变革。面对席卷而来的数字化转型浪潮,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业集团工厂自动化事业部IPC战略产品经理王玮表示:“基于对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深厚认知,以及对客户的深入了解,西门子提供了大量的通用应用,从数据采集、处理到展示呈现。可以说,为了满足客户不同层面的应用需求,西门子不仅提供IPC产品,也为OT与IT的融合提供了一个生态平台,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帮助更多的用户实现企业价值,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未来,ABB计划与更多生态系统伙伴合作,在技术和资源上加速布局。通过不断的创新投入、全价值链的本地化和持续开发推广新应用,秉承“在中国,为中国,也为世界”的战略规划,进一步夯实ABB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
在“3060”双碳目标下,各行业将面临深刻变革,既要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的步伐,切实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与效益, 也要加强工控领域安全建设,推进控制系统全面国产化工作, 保障“生命线”的本质安全。工控领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核心领域,因此民族工控企业一直致力于解决当前工控设备进口部件“卡脖子”和工控系统自主可控问题,进行完全自主可控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实践,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科远智慧)就是其中的代表。正如南京科远智慧总裁助理、控制系统应用资深专家方正所言:“科远智慧正奋力抓住数字产业、国产化替代机遇,打造控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工业互联网‘三大平台’,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持续为工控行业导入最先进的创新技术和产品,执自主可控之剑为更多企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赋能。”
自1993年成立以来,中控技术一直致力于控制系统的技术研发与行业应用。作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自动化企业之一,其控制系统在众多行业实现了国产系统的零突破,并成为控制系统市场的领头羊。现今,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的加速推进都使控制系统供应商面临新 的机遇和挑战。本期专题策划特别邀请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石莹畅谈新的产业形势下,中控技术控制系统面向未来的战略规划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