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的交汇点
2023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自此数字中国形成了完整的政策框架体系。其中核心亮点是形成了2522的框架体系,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本篇报告将围绕2522的框架展开,从多维度的视角全面解读数字中国的内涵和外延,形成体系化的投资方向梳理。
本报告聚焦2022年我国AI产业参与者的特征表现、探讨AI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与地位、洞察参与者的发展路径与产业进阶突破点。希望通过本报告,为读者呈现人工智能产业现状,提供辨析和判断人工智能行业未来发展的方法启发。
近日,中国联通发布了《5G专网赋能工业数字化白皮书》,推进5G和工业生产系统深度融合,实现专网能力、应用实践、赋能体系三大升级。
智能工厂建设方案
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等新技术,目的是要建立一种全新的、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富有活力和创新性的新商业模式,帮助客户达到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控制风险、提升口碑、走向国际化的效果,从而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要特别强调的是,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IT变革,而是组织、业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产品研发、供应链、制造、财务等企业要素的一次全方位变革。
2023年2月17日,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引领零碳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22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会上,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院长助理刘世宇作了题为“双碳战略下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展望”的报告。
《白皮书》基于拓尔思数据要素业务的实践,从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背景到拓尔思数据要素业务发展历程、业务目标、商业模式、业务体系、数据资产、数据和云服务、市场规模、发展方向等层面进行了全面介绍。 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入,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将破千亿,而拓尔思也将迎来数据要素业务高速增长的黄金发展期。《白皮书》重点介绍了拓尔思以做大做强数据要素业务为发展目标,通过充分发挥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在经营过程中形成了一套 “1+1=N ”的商业模式,即基于自研的大数据底座和人工智能底座,以场景驱动推出N个行业数据和云服务。目前,该模式已在政务、金融、媒体、舆情、安全、专利等行业或领域获得了成功实践。
报告从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设施、算法模型、产业应用三方面出发分析各类趋势的关键要素,并深度剖析趋势的发展节点与核心驱动力。易观认为人工智能将加速走进千行百业,深度参与数字中国的建设的同时成为产业高端化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而人工智能产业格局也将迎来快速的改变。
近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将数据要素放到一个更为宏大的“数字中国”图景中。《规划》明确,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同时,《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组建国家数据局。据新华社报道,国家数据局将由国家发改委管理,负责协调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 随着国家政策的密集发布,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地位进一步明确。
白皮书指出,云网融合是6G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向2030年,以沉浸式XR、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新业务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以提供地面连接为主的5G SBA架构将向“泛在连接+智能感知”的新架构进行演变,在“三层四面全云化”的理念下,提出了数据驱动的分布自治6G网络架构。
数字孪生城市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新高度和新方向,是数字技术在城市的综合集成应用,是未来城市提升长期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 本报告原创提出了数字孪生城市成熟度模型,提炼了数字孪生城市五等级特征(外观孪生,实景呈现;机理孪生,点状应用;孪生互动,综合集成;智能优化,动态推演;虚实共生,创新引领),并提出5大能力域和23个能力子域的等级要求,为数字孪生城市项目评估、能力识别和改进升级提供了有益参考。
数控系统为机床“大脑”,是机床最核心部件,由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测量系统构成。由于数控系统的标准品属性规模化效应较强,同时技术难度高,大部分机床厂以外采为主。根据我们测算,21年国内数控系统市场空间216亿元,潜在进口替代空间137亿元,市场空间广阔。考虑目前国产高端机床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同时在“自主可控”相关政策催化下国产替代有望加速,同时我们预计 23 年数控系统行业景气度也有望持续回暖,国产数控系统需求有望实现高增长。
近日,德勤管理咨询中国发布《2023技术趋势》报告,从全球纷繁技术创新中提炼出未来18到24个月或将深远影响企业的重要技术趋势,旨在帮助广大政企用户精准把握科技趋势,构建创新驱动的未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等有关要求,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地铁车辆运营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技术规范》),进一步提高地铁车辆运行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本报告从背景与意义、建设指南编制过程、建设指南内容解读、实施建议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两项建设指南的编制思路和内容。《工业互联网密码支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明确了密码应用共性、设备密码应用、控制系统密码应用、网络密码应用、边缘计算密码应用、平台密码应用、数据密码应用、密码行业应用、密码应用管理与支撑等九个方面的标准建设内容。《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密码支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从基础共性、智能网联汽车、信息通信、服务与平台、智能交通、密码应用管理与支撑等六个方面构建车联网密码应用标准体系。两项建设指南对加快指导研制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密码应用标准,强化安全防护能力,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