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自学习等特征,旨在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先进生产方式。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数字中国具有重要作用。
制造服务业是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提升制造业产品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制造服务业供给质量不高,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不够,引领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作用不明显,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近日,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信部信管〔2020〕197号,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
2021年1月18日,中国科协召开2020“科创中国”年度工作会议。会上发布了《“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明确实施四类23项重点任务,打造“科创中国”品牌增值版,树立科技界有力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引领旗帜。
日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文发布,强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明确提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
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制造业技术、模式、业态等创新和应用示范,遴选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现组织开展2020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中国科协自2018 年开始组织开展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的征集发布活动,充分尊重科学家对科学前沿的敏感性和探索精神,发挥科学共同体组织优势,引导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研判趋势识别问题,汇聚科学共同体战略共识,探索出“全国学会主导、知名科学家领衔、科技工作者广泛参与、国际科技组织联合支持”的重大问题难题凝练机制,在科技界引起强烈反响。
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为贯彻落实《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工信部信软〔2018〕135号),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企业上云工作情况报送及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工信厅信软函〔2019〕252号)要求,经企业申报、地方推荐、形式审查和专家评审等环节,我们遴选出2019年企业上云典型案例,现予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