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指出,要“组织开展工业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总结推广工业大数据应用方法,制定工业大数据应用水平评估标准,加强对地方和企业应用现状的评估”,此外,“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优势,提升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面向中小企业开放数据服务资源,提升企业数据应用能力。加快推动工业知识、技术、经验的软件化,培育发展一批面向不同场景的工业APP“。
为贯彻落实《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标准对推进智能船舶发展的指导、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总体要求、体系框架、建设内容、组织实施等,并对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以推动标准体系与产业需求对接协同、与技术发展相互支撑,建立国标、行标、团标协同配套新型标准体系为重点,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支撑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为加快实施“宽带中国”战略,着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实施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络和5G领域)的通知。
会议提出要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更好发挥民营和中小企业在制造业投资中的作用,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升级传统产业,推动重大创新技术和产品应用、工业基础能力提升、新动能成长,提高劳动生产率。
文件提出持续推进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建设,发展和培育一批企业级平台。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打造“平台+”体系,加快工业设备和工业企业上云,培育一批专用和通用工业App。建设一批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和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打造基于平台的制造业新生态。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十三部门印发《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2年)》,明确争取用4年左右的时间,推动制造业短板领域设计问题有效改善,工业设计基础研究体系逐步完备,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
报告提出,从国内战略需求看,工业互联网是经济转型期两化融合的需求,是自主可控安全系统制造的需求,可以构建起数据时代的工业服务新生态。
文件提出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强化大中型邮轮、大型液化天然气船、极地航行船舶、智能船舶、新能源船舶等自主设计建造能力。完善民用飞机产品谱系,在大型民用飞机、重型直升机、通用航空器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开放、共享”是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理念,通过建设开放创新平台,着力提升技术创新研发实力和基础软硬件开放共享服务能力,鼓励各类通用软件和技术的开源开放,支撑全社会创新创业人员、团队和中小微企业投身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成果的扩散与转化应用,使人工智能成为驱动实体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