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阐述了数字经济与产业数字化转型中工业互联网驱动数字化转型的机理和作用,聚焦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实践和产业进展,总结探索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应用的特点和模式,找寻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和平台体系的发展方向。
先导区要定位于攻破难点、痛点的“先锋队”,定位于探索新机制新方法的“试验田”,定位于培养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二是充分发挥优势,集中资源力量建设好先导区。三是坚持创新引领,鼓励新技术新产品先行先试,着力夯实技术-产业系统迭代发展的基础。四是深化国内与国际合作,健全产业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
我国云计算产业近年来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年增速超过30%,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2018年骨干云计算企业收入基本实现翻番。软件企业向云计算转型步伐不断加快,软件百强企业云服务相关的运营服务增长超过90%,数据处理服务业务收入增长一倍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涵盖了咨询设计、部署、运营、维护的产业链,整个链条逐步完善。
进入经济发展新时代,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呈现出新特点新趋势。要站在新工业革命的历史坐标系上推进新型工业化,把握好产业范式转变、产业组织形态变化和绿色发展三个新趋势。
目前,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已从概念的普及进入实践的深耕阶段,是全球产业布局的新方向,也是我国实现工业赶超的重大机遇,对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智能制造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表现,它是全球制造业变革的重要方向。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发布了相关支持政策。例如,美国的“再工业化”计划、德国的“工业4.0”计划、日本的“新机器人战略”计划等。在国家政策推动,制造业技术转型升级等背景下,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迅速,逐渐成制造业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行动计划》明确,以网络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汽车制造技术融合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我国网络通信产业的技术优势、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优势和汽车产业的规模优势,推动优化政策环境,加强跨行业合作,突破关键技术,夯实产业基础,形成深度融合、创新活跃、安全可信、竞争力强的车联网产业新生态。
电力行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基础行业,必须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更加独立自主的电力行业网络安全环境。
当前我国智能制造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希望行业企业、产业联盟、中介组织和各级政府等各方面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促进我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也是我国制造业紧跟世界发展趋势、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智能制造具有较强综合性,不仅仅是单一技术和装备的突破与应用,而是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集成,是生产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智能制造,标准先行”,标准化工作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