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行业正在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工业4.0”将突破传统的行业界限,催生制造业颠覆性的变革,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水平。
全球制造业正面临制造技术体系、制造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的巨大变革。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一系列战略举措,包括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重振制造业计划、日本的机器人革命等。对于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现状是“2.0补课、3.0普及、4.0示范”三个阶段并行。
在施耐德电气看来,正是创新一直在推动着企业、行业和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施耐德电气深耕中国29年,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创新战略。朱海表示,未来施耐德电气愿携手合作伙伴积极探索能源新世界,通过创新战略助力中国用户降低能耗,拥抱智能制造。
自从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我国政府也在2015年5月8日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中首次强调把“智能制造”作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将智能化生产技术列为重要研究内容,希望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实施,大力促进智能制造的发展。
制造业对智能化升级改造的迫切需求,为自动化市场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王乃全表示,作为PLC的后起之秀,台达将继续深耕中型PLC,为用户提供高品质、高整合能力、高服务质量的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智能制造,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
ABB的PLC产品包括AC500(旗舰版)、AC500-eCo(紧凑型)、AC500-S(安全型)和 AC500-XC(极端环境型)4类通用型产品。谈及AC500系列PLC的优势,王余表示,基于集团强大的自动化综合技术研发平台,ABB始终围绕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并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通过红狮控制的解决方案,能够达到有效地连接、监测和控制任何设备。从一个设备到数以千计设备的连接,通过串行以太网或高速无线网络连接,从一个协议或数以百计协议的连接。只需在一台计算机上就可以连接他们的工厂,或是遍布世界各地的多个站点。”美国红狮控制亚太区销售副总裁高东列这样描述了红狮控制。
当前,随着德国“工业4.0”计划的提出,欧美各国大力开展制造业的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开发和应用,以提高其制造业的竞争能力。面对世界制造业发展以及挑战,我国适时地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的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而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由于基础自动化建设水平的参差不齐,智能制造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清醒认识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制造发展之路?本期智能制造专栏,对话西安交通大学梅雪松教授,畅谈其对此的独到见解。
很多公司都在谈工业互联网,而百通赫思曼超前一步的是其已经有了基于物联网及工业云架构的产品,能够实现远程的安全连接。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一直是百通的极致追求,工业互联网给了百通多年致力研发端到端的任务关键型应用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使其处于全球向互联世界转变的核心位置。百通将如何开拓这片天地,助力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