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经济和企业的重要节点――全球贸易与经 济 秩 序 在 加速 重 构;国内“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即将启幕,新旧动能转换进入新阶段;同时,人工智能(AI)技术突破加快,正在重新定义企业竞争力。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中国企业积极重塑,发展新质生产力,与世界新格局接轨。
海外市场正成为中国新能源企业寻求扩张和增长的重要抓手,为了更好地把握这一趋势,报告通过专业的市场洞察和深入的数据分析,揭示了企业关注的海外区域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潜力和商业机会。本报告作为《新能源企业“出海”系列报告》收官之作,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欧美新能源市场的特点,为企业提供前瞻性的市场洞察和战略建议,帮助企业捕捉欧美市场的机遇,书写与欧美绿色能源合作的新篇章。
1、绿证发展背景及意义 2、我国绿证的发展成效 3、面临的新形势与挑战 4、绿证市场的发展建议
人工智能工具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是推动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制造商在其生产流程中既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者,也是开发者和部署者。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应用前景广阔,能助力行业领导者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品开发、加强安全管理、实现预测性维护以及改善供应链物流。
报告重点围绕智能体发展概述、关键技术、产业应用、问题挑战、发展建议五大方面,通过梳理智能体技术和应用发展现状,呈现行业应用成效,分析当前问题挑战,旨在为智能体产业生态建设提供系统性参考。
本文件规定了操作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并描述了相应的测试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部署在台式机、笔记本电脑、一体机、工作站、服务器、虚拟机等操作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评价。本文件不适用于嵌入式操作系统。
本文件规定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并描述了相应的测试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本文件不包括部署在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工作站、服务器等上的操作系统。
本文件给出了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成熟度模型,规定了核心保护对象安全和通用安全的成熟度等级要求,提出了能力成熟度等级核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工业控制系统设计、建设、运维等相关方进行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建设,以及对组织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成熟度等级进行核验。
本报告以提升需求侧资源灵活性为切入点,基于需求侧可调节资源实施运行调控的“感-传-算-控”技术路线,设计了需求侧可调节资源参与电网互动的全流程数智化实施路径。报告系统分析了各场景下数智化技术提升需求侧灵活性的创新支撑作用与应用案例。同时,在评价数智化技术应用效果时,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核心指标,包括响应率、响应速度、经济性、可靠性、用户体验和环境效益,并对宁夏和重庆的虚拟电厂平台建设情况作为数智化提升需求侧灵活性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展示了数智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成效。最后,报告指出了数智技术在提升需求侧资源灵活性方面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在AI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正站在一场技术革命的风口浪尖。MIT科技评论洞察(MIT Technology Review Insights)发布了一份由Arm赞助的报告《AI处理的未来》(The Future of AI Processing)。报告共有18页内容,通过对Arm、Meta、三星和亚马逊网络服务(AWS)等公司高管的多轮深度访谈,揭示了AI技术从云端训练向设备端推理的重大转变。强调了AI处理从云端向边缘的迁移如何提升性能、降低延迟、增强隐私保护并提高能源效率。这份报告不仅为技术爱好者提供了前沿洞察,也为普通读者勾勒出AI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蓝图。
人工智能技术正呈现多点突破、交叉融合的发展态势。算法层面,大模型技术突破推动生成式AI实现质的飞跃,深度推理、多模态融合等技术不断突破认知边界;算力层面,AI芯片能效比持续提升,极致的工程优化让算力持续释放;数据层面,高质量行业数据集以及合成数据为模型训练以及应用构建提供新动能。技术迭代催生AI产业化,并推动各行业智能化应用全面开花:在文化传媒领域,AIGC大幅提升创作效率;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加速药物研发创新,并提升辅助诊断的精确度;制造业中,人工智能 助力产品设计、生产排程优化、提升质量检测与缺陷识别效率等,推动制造的全流程智能化升级。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创新-转化-应用”的迭代过程,为各行各业注入新质生产力,促进技术经济系统的协同进化,重构产业价值网络。
《共生伙伴:2025人工智能十大趋势》基于腾讯研究院多位研究员对全球技术、产业趋势的长期观察,通过10个关键趋势勾勒出2025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主题基础模型的跃迁、智能行动者的崛起以及AI走向物理世界,深入剖析了AI从“智能工具”迈向“共生伙伴”的关键跃迁。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3日,特朗普政府正式发布了《AI行动计划》。这份长达23页的计划文件,标志着美国政府在人工智能这一前沿科技领域,开启了全新的政策布局,其背后的战略考量与实施细节,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世界经济论坛与埃森哲共同发布的《2030年生产力发展白皮书》,聚焦全球生产力发展趋势,通过情景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技术、人力资本等因素对生产力的影响,并提出未来生产力战略。 未来生产力受技术、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等多因素影响,颠覆性技术产业化和人力资本开发是关键,高收入经济体在人工智能应用上领先。报告构建了四大情景:生产力飞跃(技术与人力资本良性循环)、自动化过载(技术进步快于人力资本,差距扩大)、人力优势(人力资本发展超越技术,增长缓慢)、生产力枯竭(两者发展同时放缓)。不同情景下各行业受影响不同,信息技术和数字通信、金融等行业受技术和人力资本影响较大。
目录 01 事故过程回顾与分析 02 源网荷实时模型构建 03 主配微有序协同控制 04 内外生系统态势推演 05 极端场景的主动防御 06 新能源助力快速恢复
目录 01 发展与挑战 02 创新实践 03 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