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仅需要政策环境的支持,还需要工业互联网、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等关键要素的协同发展。未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将呈现智能制造、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数字化工厂等十大趋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选择包括实现三个转变:由软件向硬件转变、由单体向互连转变、由网络向垂直大模型转变。同时,注重链接、算力、数据和标准的四个要素。
工业机器人控制由计算硬件、软和一些专用电路构成,其包括控制器系统软件、机人专用语言运动学力软件、机器人自诊断保护功能等,它处理工作过程中的全部信息和控制其全部动作。如同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一样,机器人控制系统在整个工业机器人产业中,扮演了最基础的软件平台的角色。
周济院士表示,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技术路线。
《实践介绍》解构了华为如何通过两个阶段的数据工作来实现数字化转型,其中第一阶段聚焦于数据治理、业务数字化和数据流打通以提升业务效率和质量,第二阶段则侧重于建设数据底座、汇聚联接数据和数据服务化以支持数字化运营。
《指南》的编制,不仅是工业互联网在传统工业制造领域之外应用的梳理和总结,更是跨领域推动工业互联网大规模创新发展的积极探索,为促进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工业互联网与绿色可再生能源及新型储能等方向的融合应用,将推动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措施的优化升级,加快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
《报告》显示,国内企业软件项目,开源软件使用率达100%。目前,开源软件漏洞指标仍处于高位,软件供应链的安全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20多年前的开源软件漏洞仍然存在于多个软件项目中。《报告》建议,软件供应链安全保障应加强顶层设计,持续推进和落地相关保护工作。
报告基于800多名云安全和网络安全专家的见解,指出61%的组织在过去一年遭受过云安全事件,较前年显著增加。数据安全漏洞攻击成为最常见的云安全事件,而零日威胁是组织最担忧的安全问题。尽管安全事件增多,但许多组织的安全策略未能充分预防,仅21%的组织优先采用预防措施。云原生应用程序保护平台(CNAPP)的采用率上升,反映了组织趋向于整合安全措施的战略转变。报告强调,组织应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级安全解决方案,以预测和缓解潜在威胁,实现更主动的安全策略。网络安全人才短缺也是一个普遍问题,76%的受访者表示面临这一挑战。报告建议,组织应提升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战略中的作用,并通过培训和发展现有员工来填补技能缺口。
报告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数据要素市场类型、特征和价值释放路径,梳理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价值释放现状,分析数据要素赋能经济及产业发展路径和能力,为未来加快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提出政策建议。
腾讯在最新发布的《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创新之路》报告中描绘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宏伟蓝图。报告指出,中国正通过“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变革,并计划到2025年实现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迅猛发展推动算力需求的高速增长,占据数据中心GPU市场98%这一绝对份额的英伟达,已经从曾经游戏显卡之王华丽转身成为人工智能时代“卖铲人”,英伟达的野心绝不仅限于此,英伟达致力于成为人工智能计算领域的领导者,创造下一个工业革命,用算力来驱动智能时代的到来,驱动整个社会的智能化转型,让算力渗透到所有的社会领域,成为人工智能时代基础设施的提供商。
本白皮书将对制造业发展历程、现状、趋势与核心难题做深入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制造行业解决方案,结合业内实践成功的客户案例来详析信息化转型的有效方法,以供生产制造行业的从业者参考交流。
目录 01 隐私计算产业发展概况 02 2024隐私计算产业图谱 03 隐私计算技术演进和融合 04 隐私计算产业应用分析 05 隐私计算与人工智能 06 隐私计算未来展望
为规范学术科技服务平台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促进学术科技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保护个人、组织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文件。
本报告从AI 视角切入,致力于厘清具身智能的概念内涵、演进历程、技术体系,通过梳理当前具身智能技术发展现状,研判分析具身智能应用潜力与可能影响,提出面临的问题挑战,展望思维智能和行动智能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4年版)》。《评测指标(2024年版)》延续2022年版整体架构,从数字化基础、经营、管理、成效四个维度综合评估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并对评测方式进行了调整优化,其中,数字化基础、管理和成效三个维度采用评分的方式确定等级,数字化经营部分用场景等级判定的方式确定等级。
《2024化工制造企业数字化白皮书》深入分析了当前化工制造行业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实践与挑战。报告还特别强调了智能制造、AI技术在化工制造中的应用潜力,以及绿色生产和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典型企业的数字化实践案例,展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