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应用场景众多,大致可以分为智能生产、产品和服务、企业运营管理、供应链以及业务模式决策五个领域。我们的调查发现,智能生产相关应用是目前制造企业部署人工智能的首要选择,占比51%。其次为产品和服务场景,占比25%。但是受关注的细分场景将在两年内发生明显变化,产品服务和企业管理相关应用场景增加,并出现新的应用增长点—企业对人工智能应用在提升营销效率、物流服务、资产与设备管理、客户需求洞察及能源管理的关注度明显上升。
特种设备领域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现代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种设备的发展有助于夯实工业基础,提高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背景下,完善我国特种设备领域的法律制度,特别是增加产业促进相关内容,对于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产业发展,以及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4 年报告在2023 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绿色算力相关内涵和发展框架,加强了全球和我国绿色算力发展的研究,客观评估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绿色算力发展水平,给出区域绿色算力实践案例,希望为推进绿色算力技术、产业及应用发展提供参考。
建立了云安全责任共担2.0体系,旨在提升云服务客户责任共担意识,促进云服务客户、云服务商、云安全厂商在责任共担中充分识别自身定位、发挥作用价值,协同推动云安全工作高质量开展。
以《网络安全法》《数据 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规定》为 框架的数据安全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 制度持续推广,已在2000多家企业开始实施。发布《国家车联网产 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出台《生成 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连续十年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周, 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完善全国一体化反诈技防体系,累 计拦截涉诈电话和短信超45亿次,核查处置涉诈高风险互联网账号 近2亿个,封堵关停涉诈域名和网址超500万个。
本报告主要面向工业企业和工业PaaS服务商,分析了工业PaaS平台对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并对平台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阐明发展动因,对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并梳理市场主要玩家。重点对工业企业数字化升级需求及工业PaaS应用解决方案实践进行研究,分析了工业领域运营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升级需求,各环节数字化升级的痛点,以及工业PaaS赋能企业数字化升级的应用实践案例,同时对工业PaaS平台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
工业互联网对产业链供应链的赋能和支撑作用是多维的,在促进制造业资源要素和产业体系全局性优化方面效用凸显。报告在厘清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内在要求的基础上,重点聚焦工业互联网对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的、外部的“协同”与“资源配置”方面如何作用,以产业链供应链大中小企业协同、产业集群建设、跨区域资源配置等为重点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先进做法与典型实践,总结提炼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链供应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报告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分析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并深入探讨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需求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报告针对中小企业、转型服务方、产业联盟及行业协会等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旨在帮助中小企业更有效地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经标准编制单位的辛勤努力,现已形成国家标准《数据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要求》征求意见稿。为确保标准质量,网安标委秘书处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以数据产生的业务源头到数据实现资产化的全流程入手,按照“业务数据化-数据资源化-数据产品化-数据资本化”的演变方式,探索建立数据资产化的可行路径,以期为企业数据资产化实操提供参考。
2024年第二届智慧电力能源安全论坛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议邀请清华大学教授郭庆来作了题为“数据为中心的AI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控制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
本报告以“制造业企业如何开展数字化转型”问题为出发点,从数字化转型的概念、维度、原则、实践和标准5个方面展开,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什么”、“转什么”、“怎么转”、“转到哪”等方面展开研究。
交通运输行业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下一步发展方向是什么? 如何破除制约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交通运输发展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如何提升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和整体效益?
目前广受热议的“AIGC”实际是对此次AI技术变革的一种描述概念,如果说2023年是“大模型”元年,那么2024年则是“AIGC”应用元年。
2024年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下称:《指南》),提出到2026年,我国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凸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化发展。
2024年6月20日,由清华大学、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4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召开。在电力碳中和专委会分论坛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人工智能应用研究中心主任蒲天骄作了题为“电力物联网智能应用技术”的主旨报告。